八旬舞王陈阿苟 建起四个交谊舞圈 | |
发布: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4年4月1 |
如果不说老陈的年龄,他看上去最多只有60岁。采访老陈那天,他穿着一身黑西装,双颊泛着红光,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南市社区的办公室:身板笔挺,1.72米的个头,保持了几十年的二尺三寸的腰围,据说,这是男士跳交谊舞的好身材。
社工介绍,老陈在萧山“民间舞坛”名气很大,目前城区很多公园里的交谊舞圈都是由他发起组建的。
如今,81岁的陈阿苟还有一个愿望,培养一支社区交谊舞队,能在社区活动中亮相表演,还可以拉出去参加各种比赛。
老来学舞发现舞蹈天赋
老陈身上可以挖到很多故事,年轻的时候打过土匪,入伍当过兵,但最让他觉得多彩多姿的还是退休以后的舞蹈生活。
1997年,交谊舞在萧山民间还不太流行的时候,提前退休的老陈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这跟我以前跳的老年迪斯科不太一样,有更复杂的舞步,动作也很优雅。”他报名上了老年大学的交谊舞班,学了2个学期。一个班里60多名学生,老师没办法一对一教,大多数人也只求“入门”,不求精学,但是老陈不一样,不想只知皮毛的他学得很刻苦。课堂上用心学,回家后对着镜子继续练。
当时,央视体育频道有一档交谊舞教学节目,老陈每天准时守候在电视前,边模仿边记动作,把慢三、慢四、恰恰、伦巴、探戈等都悟了个透。学期末,老师评价老陈:“形体棒,乐感好,悟性强,很多动作比年轻人做得还要到位。”老陈这才自信起来,原来自己是有舞蹈天赋的。他还发现,自从跳了交谊舞,腿上的痛风也不治而愈了。
自掏腰包组建交谊舞圈
“学是学会了,但没有适合的地方去练去跳,年纪一大把了总不能跑舞厅里去吧。”学会了交谊舞以后,老陈和舞友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户外场地。“它不像广场舞、健身操,随便一块空地都能跳。”老陈说,跳交谊舞对场地的要求比较特殊,地面必须平整光滑,最好是花岗岩铺设的地砖,那样转起圈来才更流畅舒展。
寻来找去,他发现梦笔园是个不错的场地。“刚开始每天早上和傍晚带着小录音机去,跳舞的人一多,音乐不够响了,索性自己花钱买了个音响。”在梦笔园,老陈既要管音响,又要当老师,义务教大家跳交谊
舞。慢慢地,加入这个圈子的人越来越多,热闹的公园也带动了周边的人气。一天,附近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娘塞给老陈500元,“这里原来很冷清,自从你每天来放音乐以后,我店里的生意一下子好了很多,这点钱就当是我的赞助费。”
老陈组建的第二个交谊舞圈在西河公园。组建之初,他跑了多趟园林部门,希望能在公园的一处空地铺设地砖,供舞友们跳舞。如今,在公园的专属“舞池”里,很多上班族清晨6点多就赶来,跳一个小时舞再去上班。年轻人散去后,老人们接着跳。
几年下来,交谊舞在城区逐渐流行起来。现在,除了梦笔园和西河公园,每天早晨和傍晚,城河公园和高桥小学西侧的小公园里,也经常能看到跳交谊舞的人群。老陈把四个公园里的音响箱钥匙都交给了徒弟,让他每天按时到那里放音响热场。
义务教学带徒弟坚持“两不”
在萧山的交谊舞圈子里,老陈的名气响当当,很多人都慕名来找他学跳舞。老陈一般来者不拒,但始终坚持“两不”原则:一不收钱,二不收礼。“我是个老党员,现在有机会老有所用,正好能体现我的价值。”跟老陈学舞的人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只好偶尔带点水果去给师傅尝尝。
老陈的徒弟中,有学生,有上班族,也有退休老人。他发现,学舞的速度跟知识水平、年龄和乐感都有很大关系。“有一次同时带8个大学生,才20多天,全部舞步都教会了。年纪大的,悟性差一点的,一般要学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不过,老陈的态度是有教无类,只要想学,愿意学,他都会耐心指导。他还被区文广新局聘为萧山民间舞蹈沙龙的负责人。
目前,师出老陈的徒弟已经有130多个,至于那些不定期到公园里跟他学舞步的人就难以计数了。不过,“桃李满萧山”的老陈还有一个心愿,他想培养一支社区交谊舞队,能在社区活动中亮相表演,还可以拉出去参加各种比赛,“如果我身体可以的话,说不定哪天还能实现。”
业务QQ:
21904483 (点击交谈)
290578922 (点击交谈)
电子邮箱:
290578922@qq.com
21904483@qq.com
联系手机:158551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