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翩跹妖娆林都夏 | |
发布: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3年8月5 |
打造文化广场是建设伊春文化强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助力器,近年来,我市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旭日东升,迎着和煦的暖阳,广场舞成了很多人晨练的选择;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出家门的人们,聚集到各大小不一的广场,跟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使这里成了热闹的海洋。他们大多是广场周边的市民,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自娱自乐。除了跳广场舞的市民,还有的人在广场散步,有的利用广场上的健身设施锻炼身体,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了解,目前市中心区的红松广场、健身广场、光明城广场、河西北环广场、中俄友谊广场等地已成为了我市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主要阵地,健身操、交谊舞、晚会等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林城转一圈,我们发现,到处是歌飞扬、舞翩跹,异彩纷呈的广场文化活动,成为我市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线,为林城赋予了新的内涵,增添了新的光彩,让林城的夏日更加缤纷妖娆。
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
一瓶矿泉水、一顶帽子、一条汗巾、一身运动装,这是邹桂兰每晚跳舞的全副武装。昨晚6点半还没到,62岁的她就来到桥北健身广场,找了个方便的位置,踢腿伸腰,舒展筋骨。这几年,晚上到广场跳舞,已成为她每天最主要的文化节目。
像邹桂兰这样的舞蹈积极分子,在健身广场每晚都有四五百人,场面蔚为壮观。而中心区的公园、小区空地甚至是路边的开阔地带,也成为市民的露天“舞池”,他们少的几十人,多则数百人,踏着音乐节拍尽情起舞。
健身广场的群众舞蹈阵容最大。每天晚上6时左右,偌大的广场上便齐齐整整地站满市民。无论是高温天气还是冷空气来临,他们都像准时上班一样聚集在这个老地方,不愿错过一场舞蹈。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的几百人,健身广场如磁场般把市民吸引过来,群众舞蹈不断“升温”。上至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下至三十多岁的成年人,都成为这支广场群众舞蹈的一分子。
广场舞蹈,以舞为约。那么,这个舞约是谁定下来的呢?原来,为了更好地活跃我市群众文化和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广场文化活动为切入点,市民自发建立爱心健身队组织开展这种群众参与性强的广场舞蹈。从成立至今的十几年时间,健身队的老师已创编了广场舞、健身舞、经络健身操、行进有氧健身操等多个广场舞蹈。为了适应各年龄阶段的人群特点,创编者在创作过程中,还尽量使舞蹈兼运动性、艺术性与群众性于一体。
健身队的老师们不仅参与舞蹈创编,还主动教市民跳舞。每次看到上百群众集体跳起来,她们在广场也跳得特别起劲。“广场舞蹈对大家有种亲切感,自从参加这项活动后,我才感觉群众文化的吸引力是如此巨大!”一位刚刚退休的王师傅笑着说:“健身队的老师们现在不仅是教跳舞,而且在普及舞蹈知识,更是在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现在既能够服务群众,也可以培养业余文艺骨干。”
一台全民参与的演出
夜幕下的红松广场并不寂寞。上千平方米的广场上,人们正在跳着健身舞、自编舞。虽然不是正规的舞蹈演员,但他们的一板一眼、每个动作都十分优美到位。
在这个“舞池”跳舞锻炼的红松广场舞蹈队已经跳了3年,当年,一些热心的市民当看到广场有不少群众零散地跳舞后,他们便大家筹钱买设备,组织人们一起在这里跳舞。在他们的带动下,来此跳舞的市民越来越多,大家更是主动集资添置设备。他们从网上下载歌曲到MP3、U盘里,然后带上扩音器,每晚带领几百人跳舞。团队中不少人还主动从网上看视频学习舞蹈,甚至到外地“取经”,学会后回来教大家,这样一来舞蹈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热心人,我们自发组织的广场舞蹈才能顺利开展。”参与者黄先生如是说。
有市民告诉记者,跳舞的人来自社会各界,有的人散步经过广场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久而久之成为广场舞蹈的“常客”;有的外地游人看到壮观的场面,还会临时加入队伍中;有的人呼朋引伴,甚至全家总动员齐齐舞起来。“正因为这个活动,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呢。”市民孙阿姨说。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齐放春满园。全市广场文化就是在这些热心人的带动下,逐步呈现出一点辐射、多点繁荣的局面,在我市各大广场等地方,像这样的广场舞蹈也在上演,而且各有各精彩。每天晚上,各个“英姿”歌舞娱乐队总会准时在各大广场载歌载舞,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一声声迅疾的鼓点,一个个都是主角的演员,将林城的广场文化演绎得如火如荼……
一曲东北特色的合奏
大商门前广场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或许没有跳舞的天赋,但他们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们或许手脚不太利落,但他们勤奋好学、坚持不懈。他们活泼开朗、活力四射,虽然年过半百却都积极向上,他们就是这里的老年秧歌队。
傍晚来临,这群身着各色秧歌服的老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大商门前广场,随着组织者的一声令下,秧歌舞正式开始。唢呐、锣鼓等乐器一起演奏起秧歌曲。热情豪放的花篮舞,惟妙惟肖的猪八戒,传统特色的大花轿、小毛驴,欢庆的大秧歌,精彩的表演引来了群众的阵阵叫好声。看到老人们扭起秧歌,这可乐坏了正在广场上玩耍的孩子们。他们先是好奇地看着老人们,随后就有孩子干脆跑到老人身边,手里比画着,也跟着“扭”了起来。
这支四十多人的老年秧歌队成立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最初,成立秧歌队是为了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而现在他们为四方群众带去了不尽的欢歌与笑语。60多岁的张大娘说:“我可是这个秧歌队的元老,我每天都来。组织秧歌队以前,我们一些老年人只能凑在一起散散步、打打牌,成立秧歌队以来,我们每天都出来活动一下,一般跳1个小时左右,每次跳完秧歌,连心情也变得很好。”
锣鼓声声,歌舞阵阵,演不完林区的韵味,跳不完的秧歌情。在小兴安岭广阔的天空下,广场文化的大幕徐徐开启,展现一个没有围墙的剧场。全市所有各界群众“出手”,进入广场文化“星火燎原”这个篇章,一股比着演的风气快速形成,整个林城融入一片广场文化的和谐大舞台之中。
一座生态文化的城市
我市各地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下,以文化健身广场为首的大小多个广场相继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已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群众既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通过参与和观看演出,在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得到提高。广场文化已真正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整个社会氛围变得积极向上、欢乐祥和,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林城的广场文化建成伊春文化品牌,广场的兴建,使城市面容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有了广阔的休闲和娱乐空间,社会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起来。人们在广场活动中净化了思想、提高了素质、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团结,时至今日,各地广场已成为我们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节庆活动以广场为载体,广场已成为地方文化的表演舞台,这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我们的城市也在广场文化的滋润下愈发变得精神丰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这里风景独好。
如今,可以说广场也成了发扬林区文化的不二选择。广场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舞蹈、唱歌、健身操、秧歌舞……许多人都可以在广场找到自己的所爱,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营造社区和谐作用巨大。有人说,广场文化兴起之后,不仅减少了社会矛盾的发生,同时也净化了社会风气,提高了市民精神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实践证明,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提高人民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新时期的广场文化活动遍及全市各地,联系着千家万户,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它不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广场文化的形式,组织和吸引全民参与,不断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的生活内容逐渐丰富,提高了市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广场文化已经成为林区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也成为了伊春一个响亮的群众文化品牌。
业务QQ:
21904483 (点击交谈)
290578922 (点击交谈)
电子邮箱:
290578922@qq.com
21904483@qq.com
联系手机:15855102118